服务热线:0531-82950255

美文志/专栏

李俊三 李维新:黄南村:王迎杰心中的诗与远方

作者:当代散文 日期:2021年07月27日 浏览:3229 原创



对于山东省利津县网络宣传办公室主任王迎杰来说,2020年1月10日之前,黄南村对于他是模糊的,只是字典里孤零零的三个汉字。在城里生活30多年,他还没有真正走进过乡村。黄南村,是他心中的诗与远方。


2019年11月,山东省东营市委组织部公开选任村党组织书记,看到信息以后,王迎杰积极报了名,参加选拔。通过面试、面谈、考察、体检等环节,经过层层选拔,利津县共有12名同志成为公选村党组织书记,王迎杰是其中的一位。

王迎杰于1983年4月出生于利津街道枣园村。枣园村是一个城中村,他也算是一个城里长大的孩子。

2005年7月,就读于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的他面临毕业,身为党员、学生干部,他积极参与学校双选会,并与利华益集团签约。2006年8月,考取公务员。2007年6月,任陈庄镇团委书记。2008年3月,借调县委宣传部,2010年10月正式调入,任办公室主任,2015年8月,成为副科级干部,任利津县网络宣传办公室主任。

王迎杰有自己温馨的小家,妻子在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任小学语文教师,担任班主任。9岁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,女儿4岁,在幼儿上中班。

王迎杰在县直部门工作,风吹不着,雨淋不着,是万人羡慕的岗位,生活有规律,平常有假日,多安逸?干吗跑到村子里去?很多人不理解,说王迎杰傻。

要到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锻炼自己,不是王迎杰一时冲动,而是多年来深思熟虑的梦想。2017年,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出版发行以后,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深深的感动着他,让他义无反顾地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大熔炉里,锻炼成长。


2020年1月10日,王迎杰卷上铺盖,带上简单的灶具,去了村里,开始了他全新的人生旅程。

一条细长的乡道通往黄南村,迎接他的村“两委”成员和乡亲们早已等候在村委会大院。

黄南村位于盐窝镇驻地西南3千米,距县城19千米,东吕高速盐窝出入口在黄南村东北1千米,滨港路在村东500米,交通区位优势明显,全村人口438人,165户,耕地2300亩。黄南村原来属于一个大自然村,1962年分为黄东、黄西、黄南三个村。据利津县志记载,原来村里有个黄路庙而得名。

进村不久,他一个人沿着村子里低洼不平的小路,转了三圈。此时,皓月当空,他想了很多,感觉自己是一个外乡人,对村里情况不熟悉,却肩负着党的重托,人民的期待,如何把全村的人心凝聚起来,阔步走在小康路上,责任重大。

接下来,他去党员和群众家中走访,通过个别交流、座谈讨论等多种方式,详细掌握了黄南村的基本情况。他了解到,村民主要以种植、养殖为主。村里有21户养殖的,其他的以种植、运输和打工为主要经济来源。

农民有两句话,讲得特别好。第一句是“群众富不富,关键在支部”。然而,党支部建在哪儿、怎么建,事关效用发挥的大小。第二句是“支部强不强,要看领头羊”。深度贫困是坚中之坚,打这样的仗,就要派最能打的人,不然有钱也不能成事。

腊月二十五,黄南村主题党日活动如期举行。这是王迎杰进村以后的第一个主题党日。

党员活动室里,冷冷清清。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小时,才陆陆续续来了7名党员。全村可是21名党员啊!王迎杰让支部委员打电话催叫,得到的回答,不是在外地,就是身体不好,理由多多,不参加。

主题党日按程序进行。在这期间,有的抽烟,有的随意进进出出,有的手机里冷不丁传出并不悦耳的音乐声……

结束时,王迎杰做了总结讲话。他说,国有国法,党有党章,无规矩不成方圆。主题党日,是我们党员的政治活动,党员必须参加。下次主题党日,无特殊情况,全体党员一个也不能少。他约法三章,一切按党章办事,违反党章的,严肃处理。他掷地有声的讲话,整个活动室里鸦雀无声。

会后,他把约法三章,传递给每一位党员。

临近春节了,王迎杰请了两名书法家到村里给村民写春联。一时,五百多幅透着墨香的鲜艳的春联,被“抢劫一空”。

过去,村里有春节、正月十五唱大戏的习惯,这些年耽搁了。王迎杰想组织一台文艺晚会,正月十五呈现给乡里乡亲,鼓舞斗志,凝聚力量。

接着,热心的村民,扯起嗓门,准备了起来。

大年初二,王迎杰顾不上走亲访友,早早地回到了村里,立即把“两委”成员召集到办公室,迅速研究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,在村口设置了劝返点。接着,在村大喇叭循环播放《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》《防控倡议书》《警方通告》等宣传材料,告诫村民,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,已经在武汉肆虐,正向全国蔓延。提醒大家,不聚会、不串门、不走亲、不访友……

大年初三,王迎杰主持召开全体党员会议,一下子来了17人。除了一位高龄党员经组织审批不参加组织生活,一个在北京流动支部,两个在东营因疫情封路回不来之外,全部参加。

一个党员,就是一面旗帜。疫情防控是无硝烟的战争,村口劝返点就是战场。全体党员自愿上了第一线。

一辆三轮车,就是一个阵地,就是一个哨所。一个个党员,冒着严寒,在劝返点执勤。正月里,冰天雪地,寒气袭人,执勤人员冻得两只脚直发麻,没有办法,就在地上使劲跺一跺。实在支撑不住,就到三轮车的棚子里,避避风,御御寒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15名群众自发为疫情值班人员送食品等慰问品,13名群众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,村里的11名大学生志愿者也加入防控队伍中。

张立东是其中的一位。他开着自家自动喷药机,为村里和周边西里八庄、东里八庄、盐西、盐中、薄村、新建、孟北、十南等12个村义务消毒防疫,他的事迹被省市县电视台报道,被今日头条等新媒体报道,形成了人人参与防控的良好舆论氛围。

李春艳是其中的另一位。她是燕京理工学院的大学生。疫情期间,被困在家,她主动请缨,找到村文书李金兴,自愿加入疫情防控队伍中,做一些执勤、报表、测体温等力所能及的事情。随后,村里的11名大学生也陆续参加。

3月5日,农历二月十二,村里组织了捐款仪式。不到半小时,捐款2500元。其中,84岁的老支部书记张义亭,捐款100元。

5月19日,王迎杰自费买了110斤鸡蛋,送到11户低保户家中。他还向镇政府申请困难党员补助1000元,解决重病党员燃眉之急。

疫情期间,设立劝返台账,对劝返车辆和人员情况进行登记,共劝返车辆人员150余人次。对3名外省探亲回村人员,进行14天居家隔离。召开黄南村大学生志愿者疫情防控座谈会,发放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证明,记录下他们在疫情防控战中的足迹。


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

村里道路积水、种地生产路梗阻,是王迎杰的两块心病。

4月13日,他发动党员群众,出义务工,把村里道路两旁的下水道进行了疏通,流畅了,下雨的时候,路上就不积水了。

6月5日,一辆50型大铲车开进村西芦草园子地头,不一会儿,把阻碍40多户进出的生产路,整平、压实。路通了,田野上丰收的果实,可以顺畅地运输到村里。6月10日,村民刘长红把通路的好消息,拍成视频,第一时间在“黄南网络”微信群中,代表群众给村“两委”点赞。对此,王迎杰很感动,他感觉,群众在传递正能量。

9月26日晚,黄南村举行2020年“幸福黄路台、奋斗你我他”庆国庆、迎中秋文艺晚会,村民们欢聚一堂,共庆佳节。晚会在舞蹈《秧歌情》中拉开序幕,歌曲、舞蹈、京剧、吕剧等村民自编自演的节目轮番上演,歌曲《醉美黄路台》《中华好家风》,京剧《智取威虎山》《沙家浜》选段等节目异彩纷呈,大家载歌载舞,尽情歌颂党、歌颂祖国、歌颂农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,为伟大祖国送上最诚挚的祝福。

春节前,王迎杰和村“两委”商定,春节期间,办一场黄南村自己的“春晚”。王迎杰想,通过群众文化活动,可以把村民的精神凝聚起来。村民们的积极性很高,纷纷报名参加,准备节目。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,让“春晚”泡了汤。

9月26日晚,“春晚”的梦,伴随着中国梦、中秋梦,走向圆满。

农闲时光,村里的文化活动接连不断。村里投资3000余元购置了锣鼓设备,组建了锣鼓队。25人的广场舞队伍,也是村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。村歌《醉美黄路台》,拍摄成MV,久唱不衰。


到村后不久,王迎杰突然得到一条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好信息,他如获至宝,几天几夜睡不着,心想,好的契机来了。在第一时间,他争取市级扶持资金20万元,县级扶持资金20万元。

资金问题解决了,发展什么项目呢?通过村两委、全体党员商量,一致认为先外出学习考察,不能盲目上项目。

3月13日,他开着自己的私家车,带着村主任和村民代表,到了北宋镇董王村参观金银花和高温大棚项目。下午,又驱车100公里,去惠民县考察菊花茶项目。据惠民菊花茶项目老板介绍,黄河以北,下霜较早,菊花产量减半,且品质无法保障,会影响群众收益。他们高兴而去,失望而归。

3月21日,4点多,天刚微微发亮,王迎杰开车赶去青岛农业大学的路上,他去找王建林教授,为村里产业结构调整把脉。他们顾不上吃饭,往返500多公里,把王建林教授接到了田间地头。

5月份,王迎杰又分别到了汀河四村、前关村、新立村、綦家夹河村参观学习,最终选择了高温大棚项目。

7月2日,高温蔬菜大棚项目,开工。

投资80万元,占地10亩的3个高温大棚,1个低温大棚,拔地而起。

此项目的建成,预计为村集体年增收6万元。

王迎杰坚信,干部的形象是干出来的。


地界不清,往往会造成村民之间的矛盾。

有两户人家,搭地邻,常常汉楚争霸。两家主人都找王迎杰告状,让他断案。

对此,王迎杰事先做了调查,对地界情况做到了了如指掌。

有一天,王迎杰把两家主人叫到一起,对他俩说,你们如果相信我,我就给你们弄个明白。如果不相信,那你们自己去处理。

他俩连连点头,说,相信、相信。

接着,王迎杰综合运用大数据,调阅卫星地图2008年到2019年的图片,然后到现场进行勘探,确定了两家地界,令两家主人心服口服,平息了两家矛盾。

这件事刚刚过去,又一件事接踵而至。

春上,镇上落实人大代表议案,把七干里的水,通过黄南村的地,输送到一干里去,浇灌盐窝镇西北部大片的土地。

这是一项利民工程。但对于黄南村,对于黄南村的尚学孔等几户村民,却有着切肤之痛。

打通七干到一干的这条沟渠,需要通过黄南村的苹果园地。这方土地,是黄南村的宝地,寸土寸金。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,动地就是动命根,比登天还难。

镇上把这棘手的活儿,抛给了王迎杰。

这方地牵连着13户。王迎杰把它分为两类,一类是永久占地,一类是临时占地。他首先做党员户的工作,再做临时占地户的工作,分层次击破。

阳春三月,正是播种时节。白天,村民们大都在田间里劳作,找群众做工作,连个人影都见不到。于是,只有靠晚上。从4月22日到30日,王迎杰天天泡在村里,往往是,晚上到村民家里做工作到很晚,有时候到半夜,常常是一包方便面充饥。

他首先做通了两名党员的工作,然后再细致地做群众的工作,经过七八天苦口婆心地促膝交谈,13户村民的工作都做通了。

工程如期开工。

4月25日,在村里忙碌了一天的王迎杰回到家里,一屁股坐在沙发上,不一会儿,就打起了呼噜。

4岁的女儿很好奇,拿起王迎杰放在桌子上的手机,拍下了一段短暂的视频,拿给在厨房里洗刷碗筷的妈妈王丽然看。王丽然看到这段视频,什么也没有说,眼泪刷地一下流下来。这一幕,吓得女儿哇哇大哭起来。哭声惊醒了王迎杰,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王迎杰,与妻子面面相觑,在心里默默地对妻子说:辛苦了,辛苦了……

到村里半年的时间,王迎杰明显黑了,明显瘦了。自己在家里的测重秤测了一下,掉了20多斤。

好心人劝告,明显消瘦,不是好事。

6月15日,王迎杰到利津县中心医院,测了一个血糖,空腹血糖21.3mmol/L。医生感到很惊讶!30多岁的年轻人,极不正常。

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。

无奈,他住进了医院,一住就是十天。

这十天,让他感受到了度日如年。

他的领导来看他了。

他的同事来看他了。

他村里的乡亲来看他了。

他很感动。

病魔没有削弱他前行的斗志,更坚定了他前行的信心。

十天之后,他像一株挺拔的高粱,站在黄南村绿意盎然的大地上。


谈起今后的打算,王迎杰胸有成竹,娓娓道来。

他说,要留下一套好班子,培养一个好带头人,带出一套好队伍。

要留下一个好产业,深入调整产业结构。重点研究200多亩“苹果园”地和村东500亩低洼地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。

要留下一股“精气神”,通过抓班子带队伍,真干实干这股精气神,来带动整个班子队伍、党员队伍活起来,进而把全村谋发展、想进步、促增收的“劲”带起来,同时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,形成好村风民风。

广袤的中国农村,村庄千千万万。王迎杰是千千万万村支书中的一员,他脚踩大地,头顶蓝天,苦干实干,在新农村建设中展现着青春的风采,贡献着青春的力量!


0
0
1

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   去登录

网友评论:

当代散文

当代散文网